12.12.07

12/22成果發表會

『96年度社區故事地圖暨活化台北縣市鄰河社區規劃』
創新活動聯合發表會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承辦單位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太玥工作室(8772 2408)
非常歡迎關心社區發展、投身社區營造的所有夥伴們,一起來分享我們的成果與喜悅!讓我們互相鼓勵,繼續前行!!
©時間
12月22日(六)上午九點
©地點
新移民會館、景美舊橋邊河濱綠地
©故事地圖成果展示:時間:12月22日(六)~12月27日
地點:新移民會館(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2段171號)
©開幕流程(兩地同時進行)
新移民會館-舉行故事地圖成果發表會
景美舊橋邊河濱綠地-舉行希望樹結纍活動
時間 內容
地點 新移民會館
0900~0910 報到
0910~1020 新書發表
貴賓致詞(※)
社區成果發表
1020~1030 妝點成果、腳踏車出發
1030~1130 親水體驗*
親水腳踏車之旅與導覽解說
1130 抵達景美橋畔,停車休息
1140~1200 親水社區結盟宣言
兩岸貴賓代表共同啟動揭幕儀式,寫下兩岸結盟宣言
1200 結束 / 領取紀念品 / 賦歸


※都發局長官、專家學者
*親水體驗歡迎報名參加,將贈送神秘禮物!



『96年度社區故事地圖暨活化台北縣市鄰河社區規劃』
創新活動聯合發表會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承辦單位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太玥工作室
綜觀世界各主要城市,貫穿城市的河流往往扮演城市文化、風貌營造、社區常民生活的靈魂要角,此次聯合活動由八社區依水及生態的主題來呈現故事地圖,而河川流域整體的規劃更是串聯都市發展,帶動河岸兩側社區之更新與活化。
臺北的發展始終是脫離不了水的,過去人民生活因鄰近水而發展出的生活模式,藉由故事一一爲我們做下紀錄,希望藉親水社區互動及生活路徑的重構,重啟淡水河與人的關係,活化兩岸人及社區連結新契機,回溯臺北城市最美麗的”水”故事。
從93年至96年社區故事地圖的故事書寫了四個年頭,依據各年度不同的主題,在人文歷史社會各面向均有些許的成果,今年度故事主題加入了水與生態,希望藉著一次又一次的開始,發掘出更多臺北的故事,拼湊出完整的地圖風貌,也透過景美舊橋兩岸鄰河社區之先期規劃設計示範操作,透過地方論壇與創新活動之辦理,達成社區連結及親水生活願景。
本次活動將分別在新移民會館進行故事地圖新書發表及景美舊橋溪畔的希望樹之親水希望小語結纍,書寫故事地圖社區成員將透過自行車親水活動的體驗,妝點自行車喚醒心中親水的渴望,希望小語的匯集將成為在地居民表現心中美好水岸生活願景的代言人,透過不斷的激盪、對話,共同找到記憶的焦點。
希望對社區故事及鄰河社區規劃有興趣的朋友們能共襄盛舉,故事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同樣的地點永遠能夠接受不同的敘述觀點,趁著此次機會說說您心中特別的水緣記憶故事或獨特的親水希望小語吧!

5.12.07

12/22故事地圖成果發表

『96年度社區故事地圖暨活化台北縣市鄰河社區規劃』
創新活動聯合發表會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承辦單位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太玥工作室
非常歡迎關心社區發展、投身社區營造的所有夥伴們,一起來分享我們的成果與喜悅!讓我們互相鼓勵,繼續前行!!
時間 12月22日(六)上午九點
地點 新移民會館、景美舊橋邊河濱綠地

故事地圖成果展示:時間:12月22日(六)~12月30日(日)
地點:新移民會館(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2段171號02-23701046)

歡迎您來參加
詳細資訊請洽太玥工作室 87722408

22.11.07

故事地圖影藝學苑搶先看

提到西門町 可能想到從前的紅包場、興盛的電影院及電影文化,現在在捷運6號出口附近則是青少年聚集的場所,也成了唱片公司簽唱會首選,看看地圖中的位置,西門町是可以離水很近的。

故事地圖景人社區搶先看

景人社區位於羅斯福路六段 雖然和景美溪隔著一條危險的快速道路,但是鄰近水的的社區地理位置,讓社區人們的生活多了一種渴望,想要和大自然和平共處,想要將自然環境融入生活,創造出水與生態的優質生活路線。



多了人造的道路橋樑,但怎麼也斷不了人們記憶中和水的歷史回憶









更多的內容敬請期待『96年度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故事(地圖)』出版品

21.11.07

成果發表會

『96年度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故事(地圖)暨活化台北縣市鄰河社區規劃』創新活動聯合發表會
 時間:96年12月22日(星期六)上午
 地點:新移民會館及景美舊橋邊河濱綠地
本次聯合發表活動上午於新移民會館及景美舊橋邊河濱綠地兩地同時進行,新移民會館舉行96年度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故事(地圖)新書發表會,會後舉辦親水腳踏車之旅,景美舊橋邊河濱綠地則舉辦希望樹結纍市民親水生活希望小語活動,預計11點30分兩地人員齊聚景美橋畔,共同啟動揭幕儀式,宣示兩岸社區共同親水生活來臨,並寫下兩岸結盟宣言。


23.10.07

微笑單車上路























隱形車道~算什麼! 我們有會「移動的自行車道」 不需報名現場自由參加 詳見修復車道聯盟http://blog.pixnet.net/RTSTW/post/9456421 發起單位:PTT單車板(本月主辦)、收復街道聯盟、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1. (歡迎各界團體一起響應共同發起,請洽收復街道聯盟http://blog.pixnet.net/rtstw )集合時間:96年10月27日(六) 下午3點集合地點:中正紀念堂 / 台灣民主紀念館前廣場路 線:
    走中山南路往北,遇到北平東路右轉到警政署,繞警政署一圈,走北平東路往東,遇到杭州南路右轉,往南接仁愛路到交通部,繞交通部一圈走仁愛路,總統府前廣場解散。路線參考: http://www.motc.gov.tw/hypage.cgi?HYPAGE=about_6.asp

    雨天備案:基於每個人對下雨的感受不同,對小雨大雨的判斷也會因人 而異,雨天時請自行決定是否參加(不一定會有貼紙拿) 。 ★有來有送,送完為止:單車上路遊行貼紙(減二氧化碳圖案
    ★徵求定點攝影人員1.中正紀念堂 / 台灣民主紀念館2.交通部3.警政署請至留言板或E-mail留下聯絡方式。
    【注意事項】1. 騎乘單車行駛於一般道路時,請依交通法規小心騎乘、尊重行人。2. 騎乘單車請務必戴上安全帽。3. 建議攜帶:飲水、雨衣。/(單車騎士)備胎、打氣筒、其他急修工具。4. 本活動非集會遊行,亦無申請交管,係自願參加活動團體,保險相關事項請自理。5. 18歲以下青少年與兒童請盡可能由家長陪同參與。6. 避免單車騎士/步行人與汽機車駕駛之間的衝突,請以和平方式為活動注入創意,勿使用暴力或任何挑釁行為。 7. 未遵照規定車友,謝絕參加此次活動。

22.10.07

紙色情懷-紙藝暨植物染聯合展藝活動



展藝時間 : 2007年11月3日~11月29日
展藝地點 : 臺北市大同公民會館
 

21.10.07

【老師府文史工作室】社區故事地圖

【老師府文史工作室】社區故事地圖
時間:8/13下午三點 地點:中英大藥局
故事地圖發展主要軸線
大龍峒地理位置 左邊為淡水河 右邊為基隆河 兩河間支流番仔溝隔出了社子島及大龍峒

由於1.中山高速公路工程使得番子溝填土,造成昔日的渡船頭消失,將把重點放置在河域變化造成的影響


2.公共藝術


3.在清朝即日劇時代大龍峒為輕工業的發展地,有許多汽車修理廠、製衣廠、布廠、印刷廠、垃圾場


4.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在昔日為交通的轉運樞紐,今日雖因工程及許多因素而逐漸沒落,但是大龍峒在交通上能然是位居要角,因此著重於腳踏車休閒路線的規劃,在此地加入親水腳踏車旅行的轉運、租車、還車中心。


面臨問題


電腦繪圖操作


生態相關課程


管理BLOG人力


辦活動可參加時間


2nd 4th W6 休假

第四次輔導員會議

第四次輔導員會議

時間:9/12晚上七點

地點:極簡咖啡,泰順街2巷42號

與會人員:王耀東、陳德君、楊順閔、朱俐穎、黃金鈴、張偉瑜、陳緯如

紀錄:陳緯如


 

討論議題:

  1. 討論9/7各社區繳交之大綱內容。

各社區所交之大綱不甚符合格式,內容也還需檢討。請先前只交文字檔的社區補交一張表現調性及風格的圖稿。


 

  1. 請各社區輔導員將社區課程活動紀錄整理繳交。

9/28日前,請各社區輔導員交出課程的活動紀錄,含圖片文字。


 

  1. 討論未來成果出版之型式及規模。
  1. 呈現在地圖上的圖文關係、統一的圖說和圖例
  2. 共同的元素『水』
  3. 成果未必是一個新創的物件,也有可能是時間或地點,例如護溪、封山
  4. 地圖的大小約為A2,書的出版大小為B5


 

  1. 討論發表會方式

時間約為十二月中,以全民交通工具『腳踏車』為主,將成果略加妝點在腳踏車上,由圓山站出發,終點為貴陽街,成果展地點定為萬華新移民會館。腳踏車可停放於新移民會館外的騎樓,需要展示版用以展示成果海報。

第二次輔導員會議記錄

第二次輔導員會議記錄

時間:八月十五日pm6:00  地點:漢堡王

與會者:王耀東老師
    陳德君老師
    楊順閔、朱俐穎、張偉瑜、陳緯如、曾元容、方華蓋

紀錄:陳緯如


 

王老師:首先向大家說明,透過輔導員回報了一些社區的問題,這一個星期間我去拜訪了這些社區。


 

陳德君老師:聽起來南港界定之範圍有點大

王耀東老師:已建議他們做後山埤,因為後山埤夠大、開放性也佳。

陳德君老師:我認為南港要宣傳的似乎是一種生態的價值。

王耀東老師:他們有與松德院區合辦過一些活動,讓患者試著進行生態的學習,還有地圖的創作。未來希望他們在活動中的一些創作可以成為產品,這也是一種藝術治療。

偉瑜:他們選擇布地圖的作法是否會影響出版?

王耀東老師:已經請他們將地圖以拼貼形式施作,出版的問題可用照相或其他方式來解決。

偉瑜:中埔山方面提到的時程問題?

王耀東老師:這個部分,還是請他們按照時程並加緊腳步。

偉瑜:這一點會再轉達,其實他們的動員力也是足夠的,以前也舉辦過大型活動。

王耀東老師:要請他們注意,不要變成了一個內部的活動。我們還是希望社區參與進來。

陳德君老師:影藝學院方面的問題是什麼?

王耀東老師:拍攝方面可能耗時比較久,但我們還是要求他們在時間內交出應有的進度。此外,萬華區的社區規劃師陳時盟老師也會協助他們。

緯如:大龍峒方面,想圍繞在基隆河截彎取直的部分,整合前兩年所做的部分來闡述一個整體的面向。

陳德君老師:聽起來他們的方向有點發散。

元容:其實他們的方向跟觀念都很清楚,也是從在地人的角度替大龍峒設想。加上他們有許多的資料,所以東西感覺比較多。

王耀東老師:他們已經做了許多年,故有些疲態,人力的資源也慢慢減少,呂麗珠老師可能也遭遇一些瓶頸。

陳德君老師:我想知道大龍峒到底要什麼?

緯如:我認為他們是想要爭一口氣、想要正名。

元容:替當地的輕工業產業找尋未來的發展。

王耀東老師:因為大龍峒他們在這方面投入了許多人力和資源,希望能夠看到大龍峒的未來與願景,所以可能有點焦慮。

陳德君老師:他們應該是放不掉歷史、放不掉大家對這裡的記憶。

王耀東老師:在這邊跟大家報告一下有關社區對青規師課程的問題。原則上就是各社區自行報名,但在報名表上註明是故事地圖的社區團隊,至少要上完基礎課程的9小時,若有時間和人力則可繼續修習接下來的課程。

陳德君老師:貴陽街目前沒有太大的問題,只在生活區域和水的串聯上有些困難,因為環河快速道路切過的關係,顯的有些危險。

俐穎:景人社區的部分由於理事長相當堅持要將時程延後,因此我們相當困擾。此外,她還希望能夠繪製一幅完美的社區地圖,然後燒成瓷磚貼在國小的外牆上,這個部分也要求補助,讓我們相當為難。

順閔:由於當初我們參與了他們的社區遴選部份,現在他們好像無法將我們從工作人員的身分轉換到輔導員的身分。

王耀東老師:景人社區的部分我會再去拜訪他們,跟他們說明清楚關於這次活動的事情,兩位也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以免處處掣肘。

俐穎:中央社區和甘答門社區希望可以合辦活動,並請兩個講師來講北投關渡地區的自然生態。

王耀東老師:請兩個講師這一點還可再商議,但是我們舉辦課程、請講師的目的,並不是特定講解一地的情況,而是希望這個課程對於所有社區都是有幫助的。以生態講師來說,我們希望他能教導社區如何去觀察生態環境,了解自然。理想上,是藉由課程讓社區的參與更踴躍

俐穎:所以不是以一社區的強項來帶動其他社區?

王耀東老師:社區強項的部分可以放在"活動"中,課程還是要以整體的需求為主。

順閔:這點我們了解了,我們會再拜訪社區,了解他們需要的師資。

王耀東老師:下次開會時,社區故事地圖應有大綱及架構,注意每個社區的特色,在交過來的檔案或是作品中,展現社區風格。


 


 

關於社區故事地圖成品之呈現方式提議

順閔:橫式的圈裝書。

陳德君老師:隨帶隨走的地圖書,要點在於地圖如何摺疊,才能方便閱讀、收藏、觀看。

王耀東老師:將書本的尺寸放大,以方便故事的排版及地圖的收納。


 


 


 

預定下次開會時間,8月29日(三)pm6:30

社區故事地圖第一次輔導員會議記錄

社區故事地圖第一次輔導員會議記錄

時間:九十六年八月八日  18:00

主持人:王耀東 老師

    陳德君 老師

與會者:楊順閔、朱俐穎、張偉瑜、黃金鈴、陳緯如、曾元容

紀錄:陳緯如


 

今年的社區故事與地圖活動,希望在輔導員們的協助之下,成品能夠表現社區特色,看見社區企圖。

八月十七日前,輔導員應協助社區提出課程安排及活動時程,並讓各社區了解如何介紹自己的社區、動員社區的力量;輔導員除了幫助社區蒐集資料與資源,須定時向太玥工作室回報活動進行中遇到的困難以及需要的師資資源。輔導員須調查並訂定出需求與課程,於下次會議時提出,作為整體課程規劃之依據及參考。

活動進行中,請以照片、文字或其他方式進行過程之紀錄,社區在活動中所產生之作品(例如:手繪圖像、老照片及文字手稿等…)須妥善保存,於日後進行美編彙整作業時,交予太玥工作室,以方便作業。

此次成品之呈現方式尚未定,輔導員及社區都可提出相關之建議,將成果以最好的方式表現出來;除了可能的書面呈現方式,亦須輔導社區進行部落的架設與社區活動資料的上傳,也請輔導員們協助後續發表會活動事宜。

注意在小空間、小活動中的小發想。要確定社區關心的面像、想要發展的主題、撰寫之故事內容及地圖範圍之界定。今年度的活動主題為「今天看見水」,要說明人與水、地圖故事的關係。

預定下次會議時間,八月十五日晚間六點。

老師府文史工作室輔導工作紀錄0814

【老師府文史工作室】社區故事地圖

時間:8/13下午三點 地點:中英大藥局

故事地圖發展主要軸線

大龍峒地理位置 左邊為淡水河 右邊為基隆河 兩河間支流番仔溝隔出了社子島及大龍峒


 

由於1.中山高速公路工程使得番子溝填土,造成昔日的渡船頭消失,將把重點放置在河域變化造成的影響

2.公共藝術

3.在清朝即日劇時代大龍峒為輕工業的發展地,有許多汽車修理廠、製衣廠、布廠、印刷廠、垃圾場

4.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在昔日為交通的轉運樞紐,今日雖因工程及許多因素而逐漸沒落,但是大龍峒在交通上能然是位居要角,因此著重於腳踏車休閒路線的規劃,在此地加入親水腳踏車旅行的轉運、租車、還車中心。

面臨問題

電腦繪圖操作

生態相關課程

管理BLOG人力

辦活動可參加時間

2nd 4th W6 休假

著作權約定書

約定書

太玥工作室(以下稱甲方)因履行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以下稱(都發局)委託製作96年度「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故事(地圖)」案,有關受聘人「XXX發展協會」(以下稱乙方)因本案於台北市XX區XX社區所完成之總結報告書及相關活動或課程講義(含社區故事、社區地圖及發現臺北‧願景臺北-臺北市社區故事(地圖)彙整印製),該著作係乙方所完成,以甲方為著作人,享有著作人格權及著作權財產權,甲方並應將著作財產權讓於都發局,並承諾對都發局不行使著作人格權。


 


 


 

甲 方:太玥工作室

負責人:陳翠華

地 址: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178-4號3樓


 

乙方: (蓋章)

地 址:


 

中華民國96年 月 日

【入選社區團隊補助辦法】

96年度「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故事(地圖)」 主辦單位│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承辦單位│太玥工作室│

今天看見水

入選社區團隊補助辦法

<<補助對象>> 參與96年度「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故事(地圖)」入選為執行本案之社區團隊(共約八組社區團隊)。


 

<<補助金額>> 永續社區團隊補助新台幣五萬元整

願景社區團隊補助新台幣三萬元整


 

<<補助項目>> 執行本案之 1.撰稿費(屬人事費用)

2.調查費(屬人事費用)

3.活動費(屬業務費用)

備 註

1.承辦單位(太玥工作室)將提供字數與圖片的規定,讓社區團隊將圖文繳交,再由承辦單位統整。故請自行斟酌美編費用的支出。

2.針對社區故事的主題至少舉辦1場社區課程與2場相關的活動,達到凝聚社區意識之目的,例如耆老座談、願景交流、生態查訪等。


 

<<撥款時程>> 分兩期撥款,各撥付補助經費之50%

第一期:入選結果公佈後,待委辦單位都市發展局撥付本團隊期中經費後撥付

第二期:定稿後,繳交核銷證明無誤,待委辦單位都市發展局撥付第3期款後撥付

備 註

1.撥款時程依據承辦單位(太玥工作室)向主辦單位(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請領經費作業程序,請多包涵。


 

<<核銷證明>>

  1. 領款收據乙張
  2. 第二期款項核銷時,社區需黏貼支出單據,供承辦單位查核

活動紀錄,包含所有相關活動的文字及影像紀錄

故事地圖行程2

8/19 

8/20

與社區聯絡

8/21

排定課程及社區

8/22

課程講師邀請

8/23

確認課程事宜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第三次輔導員會議

8/30 

8/31 

9/1

西門社區※1

高傳棋老師[地圖]

9/2

北投社區※2

廖嘉展老師[行銷]

9/3 

9/4 

9/5 

9/6 

9/7

繳交故事地圖大綱

9/8

貴陽社區※3

暫定孫大川老師[文化產業]

9/9

南港社區※4

鄭晃二老師[願景]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青規師必修課程

9/16

中埔山※5

自然步道協會推薦講師[生態]

9/17 

9/18 

9/19


 

青規師必修課程

9/20 

9/21

繳交故事地圖草稿

9/22 

9/23 

9/24 

9/25

中秋節

9/26


 

青規師必修課程

9/27 

9/28


 

青規師必修課程

9/29 

9/30 

10/1 

10/2 

10/3 

10/4 

10/5

繳交故事地圖正稿

10/6 

【南港老埤塘】 社區故事/地圖 輔導工作紀錄<1>


 

時間—2007/8/13 地點—南港社區大學辦公室

與會者—許乘慈老師、鄧黃銀蓮、張偉瑜


 

  • 輔導紀錄
  1. 針對各階段工作進度進行說明,並請討論課程主題。
  2. 團隊表示,因為資料已整理充分,且人力/技術資源充足,故可完全配合上既定的工作時程。
  3. 團隊所想要安排的課程主題:願景發想的帶領課程。
  4. 兩次內部的活動時間:一次訂在8/20(一)19:30,另一次因為目前為暑假期間,所以需再以電話聯繫後確認。另外,許老師表示,再完成每階段任務的過程中,都至少安排兩次的討論時間。
  5. 初步擬定的社區居民參與方式:利用社區大學的川堂或利用忠孝醫院的開放空間,放置大型地圖,讓民眾自由參與。
  6. 預定以畫布結合實體來呈現出具特色的社區地圖。(→疑惑:是否會影響平面出版?)


 

  • 社區疑問:
  1. 為什麼南港團隊沒被通知要上青規師的課程?
  2. 社區故事的篇幅與出版形式?
  3. 社區地圖的尺寸?


 

  • 輔導心得:

擔憂社區地圖的範圍與內容過多。

【中埔山】 社區故事/地圖 輔導工作紀錄<4>


 

時間—2007/9/5<三> 地點—王文之先生家宅

與會者—王文之.洪淑珉.姜雪卿.莊宓樺.張偉瑜.黃金鈴


 

  • 輔導紀錄
  • 本次會議主要討論議題為社區故事&地圖之大綱與相關活動的確立。
  • 社區討論要點:

1. 社區故事&地圖大綱的修訂簡報檔完成(已交給王老師)

2. 9/16課程流程,如附件

3. 耆老訪談的彙整&故事的撰寫時程調整如下:

個別訪談的文字資料預計在9/12完成,並交由淑珉做最後匯整,

9/16完成社區故事初稿。

4. 地圖初樣已完成(相片檔已交給王老師)

5. 9/9活動人力分配,已完成。

6. 徵畫活動目前參與的人數不多,將請理事長於9/8學校日到校宣傳,並於9/16活動中再行宣傳

7. 願景地圖將於9/14徵圖活動完成後,進行討論與繪製


 


 

  • 下次聚會:

時 間--- 9/16(日)

地 點--- 課程會場

討論事項--- 1. 社區故事初稿的完成

2. 徵圖活動的評選情形

3. 願景地圖的討論與繪製


 


 

  • 社區心情紀錄


 


 


 


 


 


 


 


 


 


 


 


 


 

附件:

9/16課程流程表

中 埔 山 生 態 之 旅

時 間:96年9月16日(日)上午9:00

集合地點:木柵捷運辛亥站

生態講師:林智謀 老師

活動流程:

時 間

項 目

內 容

備 註

9:00~10:30

生態easy go

實境踏察:

各種植物、昆蟲、鳥類之觀察

辛亥捷運站→

中埔山33棵榕樹步道→101高地

10:30~10:45

休息充電

歇腳看風景

山上涼亭or藝術宮殿會議室

10:45~11:30

生態顯微鏡

1.生態課程講述(實境踏察重點補充)

2.小組交流

山上涼亭or藝術宮殿會議室

11:30 載著滿滿的收穫,回家囉!

P‧S 1.本次課程採戶外上課方式,請學員注意水份的補充與防曬;請穿著長袖與防滑鞋還有帽子較佳。

2.活動當天參加人員皆會投保簡易保險。

3.如當天遇雨則改至南方藝術宮殿之會議室。

4.中埔山上處處有驚喜,記得帶相機來喔。

【中埔山】 社區故事/地圖 輔導工作紀錄<3>

時間—2007/8/28<二> 地點—中埔山步道協會理事長家宅

與會者—洪淑珉..姜雪卿.莊宓樺.黃金鈴


 

  • 輔導紀錄
  • 本次會議主要討論議題為 社區故事&地圖之 內容與活動安排 PART2。
  • 社區討論要點:
    • 故事修訂:如附件

地圖修訂:如附件

  • 活動修訂----如附件所示
  • 社區訪談持續進行中
  • 9/16課程安排的討論與計畫
  • 課程場地租借請太玥工作室協助發文


 


 


 

  • 下次聚會

時 間---9/5(三)19:30

地 點---理事長家宅

討論事項---1. 社區故事&地圖大綱的修訂簡報檔完成

2. 耆老訪談的彙整&故事的撰寫

3. 9/16課程活動的安排

4. 耆老訪談匯報

5. 地圖初樣

6. 9/9活動人力分配

7. 9/16活動進行的情況


 


 


 


 


 


 


 


 


 


 


 


 


 


 


 


 

附件:


 

~社區故事與地圖~


 

故事主題名稱:綠海中埔山--悠遊輕鬆走


 

文字故事:1)社區的人文與歷史故事:

  1. 山凹小城的舊時光:訪問洪媽媽、朱媽媽、廖老師、林先生

    受訪者背景:

    1. 洪媽媽—南方庭園元老級住戶,三代同堂,社區的大小故事如數家珍…..
    2. 朱媽媽—隱居於山凹小城的藝文工作拓荒者,執著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情感,低調中有著不平凡的故事……
    3. 林先生—世居於此的"老"居民(他還年輕,只是住這裡很久很久了),孩提時期的回憶,家族的故事,讓時光倒流……
    4. 廖老師—人稱樹木老師或老樹爸爸,是居在此,廖老師的祖父廖紅毛先生是早年的修厝大師父,中埔山的陵線山路市其必經之工作路線……

    採訪時間表:






洪媽媽

莊宓樺

8/28 

朱媽媽

丁婉齡.王文之.洪淑珉

8/30 

林先生

姜雪卿.劉淑嫻

9/1 

廖老師

劉淑嫻.沈弘哲

9/2 


 

  1. 泛黃的回憶:老照片收集


 

2)情繫中埔山:

a)人的活動—微光中的清晨、比鳥兒還早起的愛山人、或漫步或輕舞、寧靜中慢慢展開美好的一天……

中埔山的自然綠蔭屏障,是居民最健康自然的活動中心……

b)風水林的生態環境—天然的節能機;森林是水的故鄉……

c)翠湖的故事—辛亥隧道的開挖,斷了翠湖的水脈,從此成為傳說……

d)黃絲帶傳奇—每一條黃絲帶繫的試射區內居民維護中埔山的小小心願;大自然的無言需要我們為他發聲……


 


 


 


 


 

社區地圖:

1)地圖名稱:中埔半日遊~~親子元氣步道

2)地圖特色:童言童語畫(話)中埔,以童趣樸拙手工方式表現

3)特點定位:

a)33榕樹道—渾然天成的美麗綠色長廊,台北市絕無僅有的…..

b)老樹抱抱—榕樹爺爺50歲,碩大的枝葉天蓬恰似一把天然的遮洋傘……

c)茶路古道—追尋1904年的台灣堡圖的紀錄……

d)赤腳仙步道—天然黃土小徑,赤腳走一回,親近大地又養生……

e)野生植物位置—筆筒樹、白萩、鐵線蕨、相思林、野牡丹……

f)鳥地方—只聞鳥鳴聲,不見鳥蹤跡,看見鳥標誌,開心賞鳥地…..

g)渡邊氏長吻白蠟蟬—名列15種「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之二級保育的啞巴蟬,雖然不出聲,可是用心聆聽…..

h)101高地—中埔山至高點,遠眺101,美景盡收眼底……

i)翠湖在哪裡—一個可能比富陽公園生態更豐富的原始溼地……


 


 

願景地圖:樂山悅水在中埔

  1. 古道指標
  2. 翠湖傳說美麗再現
  3. 螢火蟲棲地保護
  4. 維護原生次生林樹群植物
  5. 中埔山步道指標化
  6. 森林裡的自然教室

7) 杜絕人工開發與建設,讓大地的棲地不在受到擠壓,生命更蓬勃


 


 


 


 


 


 


 


 


 


 


 


 


 


 


 


 


 

~中埔山活動的辦理~

活動名稱:中埔采風〈一〉~~植物拓染


 

家的後院就是中埔山,帶著孩子一起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樂趣

體驗植物拓染的奇妙色彩,製作美麗又實用的環保袋。


 

活動日期:9月9日上午8:30~11:30


 

活動行程:8:30於力霸地景旁登山口集合報到(遇雨則改至林茵大道社區活動中心作室內講解)。

8:45~9:30中埔山踏察、植物收集。

9:30~10:00回林茵大道作拓染。

10:10~11:20拓染實作。


 

參加對象與人數:兒童組《10人》,需由一名大人陪同。

成人組《10人》。

預計活動參加人數共30人。


 

活動道具:拓印石、樹葉花瓣、素面提袋


 

活動講師:生態踏察~自然步道協會生態講師1位


 

植物拓染~社區藝術創作家〈葉綺紅老師、彭慧容老師〉


 

工作人員:劉淑嫻、洪淑珉、姜雪卿、王香蘋、莊宓樺。


 


 


 


 


 


 

活動名稱:中埔采風〈二〉~~中埔印象、童畫徵選


 

透過孩子們的純真想法,奔放的想像力、帶引我們發現隱藏在中埔山的驚奇世界、


 

還有未來的夢想。


 

活動內容:12歲以下的小朋友,畫出心中的中埔山印象


 

活動辦法:1. 8月30日DM發放、9月14日截稿、9月16日評選、9月20日於辛亥國小頒獎。

2.由協會提供八開畫紙,自備亦可〈背面須填寫參加者姓名、年齡,家長姓名,聯絡電話,

畫作簡介〈字數不拘〉,作畫工具不拘。

3.邀請2位藝術工作者和辛亥國小邱校長擔任評審。

4.所有所有參加作品於10月公開陸續展覽〈場地:暫定辛亥國小or各社區〉。


 

獎勵辦法:1.特優一名,獎狀+誠品圖書禮券500元。

2.優選二名,獎狀+誠品圖書禮券300元。

3.佳作十名,獎狀+誠品圖書禮券100元。


 

協辦單位:辛亥國小家長會


 


 


 


 


 

活動名稱:中埔采風〈三〉~~翠湖再現


 


 

活動日期:96年9月1日


 

活動時間:上午7點~9點


 

集合地點:辛亥路四段101巷巷口


 

活動內容:由劉克襄老師帶領大家深入中埔山未知的區域,尋找通往翠湖的舊時路;

沿途聽聽老師說翠湖的故事,還有生態的解說;這是一場充滿冒險刺激的周末晨間約會,

期待與翠湖美麗的邂逅。


 

活動人數:20人


 

參加費用:免費〈參加人員均會投保意外險〉


 

注意事項:1.請自備飲水、請穿著登山鞋或雨鞋、長袖衣物較佳。


 


 

※專案以上三項活動經費由台北市政府都發局社區故事地圖專案提撥


 

【中埔山】 社區故事/地圖 輔導工作紀錄<1>

時間—2007/8/11 地點—劉淑嫺理事長家

與會者—劉淑嫺.洪淑岷.姜雪卿.淑ㄇ一ˋ.偉瑜.金鈴



社區所面臨或提出之問題:

  1. 社區規劃師與社區故事的課程時間恐有重疊,在有限的團隊裡,恐無人員或時間全程參與社區故事的所有課程。
  2. 社區地圖與故事時程緊湊,於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辦活動來凝聚社區共識,難度甚高,尤其期間尚有社區規劃師與社區故事課程需要參與。
  3. 社區故事的課程時間應在他們開始進行前上,才有助於故事/地圖的完成。
  4. 核銷的辦理方法與核銷項目。
  5. 社區故事與地圖繪製的要求(ex:字數.頁數.大小)。
  6. 為甚會入選呢?(社區企劃與主題--水,有所偏離)



社區待協助或釐清之問題:

  1. 堅決表示時程可否延至10月底

(社區表示社區地圖的美工可全權負責,交出的成品直接交印)

  1. 社區故事的課程是否都得參與
  2. 核銷的辦理辦法與核銷項目為何(人事費是否可核銷)
  3. 社區故事的字數/頁數的限度&地圖大小
  4. 社區活動的辦理是否能在成品完成後辦理(利用社區故事與地圖辦理社區活動)
  5. 為甚會入選呢?(企劃與社區故事主題--水,有所偏離)



我的擔心:

  1. 【社區故事/地圖】社區參與的重要性,團隊似乎較不能體會,擔心成品成為團隊的作品而非社區的作品。

(社區表示短時間內要完成作品,又要整合凝聚大家的共識,恐有更多的分歧的意見,無助於作品的完成。)




0902中央甘答門課程計畫表

0902  北投區中央社區發展協會與甘答門文史生態協會社區交流活動流程 

  • 活動時間:96.09.02

 
 

  • 活動地點:關渡公園

 
 

  • 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備註

0900~0920

導覽活動報到

暫訂為關渡國中前

0920~1030

社區導覽

  

1030~1200

彩繪願景磁磚

其他社區各兩片

1200~1330

社區願景發想

備餐點

1330~1530

社區課程

(社區產業行銷)

廖嘉展老師

1530

賦歸

  

20.10.07

中央甘答門紀錄

0902 北投區中央社區發展協會與甘答門文史生態協會社區交流活動流程
· 活動時間:96.09.02

· 活動地點:關渡公園

· 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備註
09:00~09:20
導覽活動報到
關渡國中前
09:20~10:30
社區導覽

10:30~12:00
彩繪願景磁磚
其他社區各兩片
12:00~13:30
社區願景發想
備餐點
13:30~15:30
社區課程
(社區產業行銷)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廖嘉展老師
15:30
賦歸











課程紀錄:
廖嘉展老師風塵僕僕的從埔里趕到臺北來,為社區故事(地圖)進行第三次的課程「社區產業行銷」。
廖老師一坐下來,就向大家展示了他脖子上的項鍊,那是一條珠串而成的項鍊,掛著玻璃的墜飾。廖老師問大家,這項練好看嗎?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好看。廖老師這才說,項鍊上的珠子就是九二一之後,在社區重建中,居民手作的產業之一,隨即語帶沉重的表示,珠子雖然好看,但是沒有人配戴也是沒用的。九二一地震之後,雖然號稱在許多地方都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產業,例如植物布染、串珠,但是都因為沒有人購買、沒有人支持,現在已經紛紛關門歇業。
廖老師說,最好的宣傳以及最好的支持,就是自己親身去使用,戴在身上讓大家明白產品的好。接著,廖嘉展老師讓我們看到了「新故鄉基金會」如何胼手胝足的開始,到後來舒適美麗的工作場所;廖老師還提到一段難忘的回憶,那是桃米社區在九二一之後,發展為生態村,種植水稻的故事。
面積雖然只有1分多,卻是當地間隔20多年來首見的稻田,生態田栽種過程中堅持不噴灑農藥、化學肥料,在面臨營養不良與病害的危脅下,社區長輩們都不看好稻米能夠收成,沒有耕作經驗的工作人員們,在老人家的點醒之下,才想起要紮稻草人已趕走啄食的鳥兒,但奇蹟似的,稻穀居然沒有一顆被吃掉,當地人不禁感嘆,此地已經太久沒有出現稻米,連鳥都忘記了稻米的滋味,為此,收成的稻米便取叫做「鳥忘食」。
最後,廖老師指出,他分享的是一種「鄉村經驗」,而鄉村和城市在「社區」一辭的操作上,有著很大的不相同,城市在動員上比鄉村較為不足,而所謂的地方特色,也因為發展快速,或被掩埋融合,或被遺忘。廖老師特別叮嚀社區,要多方的觀察和努力,才能找出最適合社區的產業以及未來。
課程照片:
◎廖老師向大家說明,產業也要靠大家的支持才能生存。

中埔山紀錄

中 埔 山 生 態 之 旅
時 間:96年9月16日(日)上午9:00
集合地點:木柵捷運辛亥站
生態講師:林智謀 老師
活動流程:
時 間
項 目
內 容
備 註
9:00~10:30
生態easy go
實境踏察:
各種植物、昆蟲、鳥類之觀察
辛亥捷運站→
中埔山33棵榕樹步道→101高地
10:30~10:45
休息充電
歇腳看風景
山上涼亭or藝術宮殿會議室
10:45~11:30
生態顯微鏡
1.生態課程講述(實境踏察重點補充)
2.小組交流
山上涼亭or藝術宮殿會議室
11:30 載著滿滿的收穫,回家囉!
P‧S 1.本次課程採戶外上課方式,請學員注意水份的補充與防曬;請穿著長袖與防滑鞋還有帽子較佳。
2.活動當天參加人員皆會投保簡易保險。
3.如當天遇雨則改至南方藝術宮殿之會議室。
4.中埔山上處處有驚喜,記得帶相機來喔。 課程紀錄:
星期日早上九點半,在中埔山登山口與林智謀老師等數名社區夥伴會合,請劉淑嫻理事長及林智謀老師簡單的致詞之後,便跟隨智謀老師的腳步往中埔山步道移動,開始了本次生態課程。
由登山口起,是一段坡度平緩的步道,沿途老榕綠蔭,相當好走。中埔山社區的居民還說,坡道的傾斜度剛好適宜需要復建的人行走,整體環境也相當安全,路途也不長,即使是老人和小孩也能走完全程。
智謀老師首先帶大家注意到如棚架般生長的榕樹以及白匏仔,進而解釋山的向陽面和背陽面;以及長在山凹邊不起眼的蕨類─小葉冷水麻,其實正是說明了植物的生長與水的關係,隨著稜線而產生不同的生長型態等等…。
再往上走,植物的型態也略有改變,居民提到去年全省的筆筒樹突然大量死亡,老師解釋有可能是氣候的改變或是病蟲害,值得多多注意。智謀老師並提到,此處也有斯文豪斯攀蜥出現的蹤跡,沿途我們也看見了許多蝴蝶和昆蟲,更發現樹上有附著奇特的物體,智謀老師一看,連忙說不能碰,那是刺蛾的蛹,有毒性。
越靠近山頂,越能感受到陽光跟風的吹拂,此時,居然聽到了大冠鷲的叫聲,於是大家急忙抬頭,見到兩隻大冠鷲從頭頂飛過,頓時快門聲紛紛響起,靠近到可以看見大冠鷲尾羽,著實是難得的經驗。到山頂的涼亭稍事休息之後,大家做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相互交流,智謀老師也將今天的所見所聞做了一個小小的總結,並且給了中埔山一些意見。
回程時,意外的在路邊發現了茶樹,可以證明從前為茶葉古道,沿途還有橘子樹等果樹,有著人們在此駐足過的痕跡,於是智謀老師便趕緊建議,可以在此設計一個平台,講述過去的歷史故事,而且要趕緊清除附近的外來種植物以及雜草,否則不多年,這些歷史的見證便會消失。
中埔山和南港並談論到,同屬南港山系,未來是否能在一些活動或是步道上相串聯,智謀老師聽到便提議,可以往許多方向發展,例如親子步道,讓小朋友可以親近自然、瞭解自然。雖然因為大家熱情的發問,所以比預計中晚了許多,但是大家都覺得成果豐碩、不虛此行。









◎在保留著原生風貌的中埔山中,大家沿著從前的茶葉古道,蜿蜒而上。

西門影藝學院紀錄

「影」伴話西門、「藝」起說故事
邀請對於西門地區的電影文化,有興趣的在地居民,或曾在西門地區從事電影產業的工作者一同來參與。以輕鬆的茶會的方式,來描述曾經在西門地區發生以關電影文化產業的點點滴滴,本會以文字或圖像的方式記錄下來,作為將來彙編的依據。
活動時間:95.9.1(六)
活動地點:小熊村咖啡館(西門町紅樓左側廣場)
活動地址:台北市成都路10巷27 號
活動流程:
時間
項目
內容
備註
1000-1200
課程
地圖課程講述
高傳棋老師
1200-1400
用餐
午餐及休息時間
備有便當
1400~1410
加油打氣
邀請本次計畫主持人說幾句話~

1410~1420
相見歡
參與民眾簡單自我介紹
3分鐘
1420~1500
現學現賣
請與會民眾開始講述,對於西門町電影文化的連結與記憶。並著手標示相關地圖位置。
其他社區學員對與此議題有興趣這也可參與。
1500~1530
互相漏氣
討論時間,請計畫主持人或老師給予指教與建議

1530
回家囉






東道主:社團法人西門地區文化發展協會
聯絡人:陳又嘉
聯絡電話:2370-9474


講者之經歷~高傳棋
臺灣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畢業
北一女地理老師、萬華(板橋)社區大學老師
臺北市文化局文獻委員會委員、臺北縣文化局文獻諮詢委員
臺北市青年規劃師培訓課程講師
臺北市社區文化種子培訓協同主持人
臺灣古地圖田野影像工作室負責人
臺北北區扶輪青年服務團團長
祐生研究基金會歷屆得獎者與子題計畫主持人
臺北古地圖展策劃人
松山古地圖展策劃人
中山女中、內湖高中古地圖展策劃人
板橋古地圖展策劃人
竹塹古地圖展策劃人
臺北建城一百二十週年特展「穿越時空看臺北」策劃人
發表過70餘篇專業(歷史地理)文章
板橋林本源園邸導覽地圖製作之指導老師
臺北市社區文化地圖之指導老師
臺北市文化在巷子裡計畫之協同主持人
國立臺灣博物館「地圖臺灣」策展人之一
2008臺灣博覽會「南瀛館」規劃之專案經理
臺北城市博物館資源調查研究之專案經理
主題:人人可以繪製社區地圖~輕鬆自在來繪製自己居住的社區地圖
                   撰文高傳棋(2007/8月)

●試著對別人講述你自己所熟悉的社區或寫下一篇短文來介紹自己的社區
如果你可以透過你的嘴吧、或你的筆來述說你自己所熟悉的社區給他人聽眾來分享的話,且這個人聽完或看完你對此地方之描述後,有點困惑問你一些問題、或有點心動想去親自尋訪一下的話。那就表示你可以開始進行繪製非語言、文字來描述具有自然地理空間、人文歷史脈絡的社區地圖。然一開始只要將它視為像畫畫般一樣即可,不用考量專業、不用考量地圖上該具有的元素、不用考量顏色、甚至繪圖技巧,將它視作像地圖的一幅畫作吧!
●第一次親自去動手繪製「地圖畫作」!
  平日用言語來表達或文字來描述自己所熟悉之社區、學校、家庭、臥房的方式,改變成拿一張白紙、一枝鉛筆或一合畫筆,來親自描繪此空間,不修改且憑第一次直覺下,大家能畫出什麼地圖來?這一步相當重要,對於許多人而言,可能是生平第一次劃具有方位感、空間感、或立體感的地圖畫作。
●思考你「地圖畫作」中的第一筆是什麼?
  第一筆很難下筆,就如同我們在學生時代老師出作文題目時,要寫下第一個字或第一句話是猶豫最久,最困難的。然第一筆所畫的空間或元素,有其重要的意涵,正如歐美日相關地圖專業學會在教導非專業人士去畫地圖時,則常常會事後詢問他們,你為何會先從這個地方或這個元素去開始著手。此問題有如建築師去蓋建一棟建築體,為何要先從打穩地基開始。其實第一筆的內容或元素、或所下筆之空間位置,據許多地圖專家指出,那是繪圖者深層心理慾望或經歷、體驗最深刻的行為之表現。
●思考你「地圖畫作」中,畫了最多的元素是什麼?
社區中的山川、河流、街道、樹木、房舍、廟宇、人來人往、車子、電線桿、商店、花圃、菜園、空中的白雲、或外地飛來的動物,甚至路邊為不足道的野花小草,那些是你在社區地圖畫作中,出現最多次的元素。而那些真實大地中的空間元素,你用了些什麼樣的註記、圖例、符號、顏色來表現它們,是只有你看得懂,還是他人一眼看到即可明白。
●思考你「地圖畫作」中的四週最邊緣與核心點的空間元素是什麼?
不論是因為紙張的大小、或是你繪製過程中的思考或認知上的侷限,每一幅地圖畫作,定有其四周的空間範圍界線、與出現在整個版面裡的中心點。四週的邊緣界線,可能為自然的山川河流、人為的交通路網、牆壁,甚至只是利用箭頭來指示出界線外另一頭是什麼?或是不屬於你社區裡的空間元素,然卻是外地人相當熟悉之地景或場所,諸如101大樓、捷運站、知名購物中心或商場、大學、夜市、遊樂場、觀光勝地、一量(串)正在遠離的汽車或火車等,甚至是遙遠指向另一國度或縣市(日治時代的鳥瞰圖均利用此來表現,故繪製臺灣任何一地理區域的鳥瞰圖中,均會在圖框最邊緣處標記出正在向日本東京、或中國福建等地啟航之船隻),你可能意圖藉此來讓來訪者清晰得知你社區的地理區位為何?然需加以思考的是,四周的邊緣元素是因為「有故事」或「有意義」而結束,並非是受限於紙張開數大小而妥協下的產物。此外,地圖畫作有如一般的藝術創作或風景寫生畫般,位於最中心點處均會是一般觀看者第一眼見到、或最關注之空間。所以除了利用顏色來加強特別需強調之焦點外
,整張地圖畫作的核心點,幾乎是你創作此張作品的主軸或代表該社區最有意義的空間所在,例如地方角頭廟、老學校、老街、一群正在「作某種社區活動的人」、....,甚至是繪圖者自己所成長出生的「那個家」。
●沈澱後,過幾天再將此地圖畫作拿出瞧一瞧,你覺得上面還欠缺什麼?可以
 再加強或添加什麼?
人都有「再給我一次我會作得比上一次更好!」的習性,甚至會有「這是我畫得嗎?是我作得嗎?怎麼這麼醜難看!」的阿Q想法,然沒錯這就是你現在創作地圖的程度。不要儘
,拿著你最初的那一張,想一想還可以添加什麼上去,不論是文字註記、著上顏色、增加圖例或符號,甚至在拿另一白紙黏貼在原來那張的四張某一邊,繼續去完成你想再由邊緣去延伸畫的地方。一次、兩次、三次....,三天、一週、一個月....,畫到你江郎才盡後,拿著這張已經可能全天下只有你自己看得懂的「地圖畫作」,去社區走一走、對照一下,你覺得漏畫了什麼?多畫了什麼?
●由室內走向戶外去實地踏察一番
  不論你現在是「地方通」或是「很關心它但卻不甚了解它」,都沒關係。拿著你的那張「地圖畫作」,勇敢地走出戶外去,用眼睛看、用嘴吧問、用耳朵傾聽、用手作筆記、用腦思考、用心去體驗。再去進一步認識一下你自己覺得已經「很熟悉的社區」。之後赫然你會發現到,地圖畫作中地許多原本都畫得一樣高的樹木、一樣大的房舍、一樣寬的河流、一樣筆直的的街道、一樣動作表情的人,原來在實際用心走訪一遍後,才知道它們都長得不太一樣。最重要的是,實際的東西實在多得讓你數也數不清,又如何畫在紙張上呢?
●去無存菁後的地圖元素
「有捨才有得」,你會發現親自踏察、尋訪幾遍後,原來許多原本最初畫的空間元素需要修正,而且許多是因為「畫得太多或太細下而沒有把焦點給呈現出來」。故不要吝嗇去塗掉或擦掉一些他人看得會眼花、頭昏腦脹的地圖元素。一張去蕪存菁後的地圖畫作,才能讓不了解、或不曾來到此社區的朋友,一目了然,雖然此地圖畫作在目前階段看起來還是醜醜的,你會嫌它不夠專業、不夠美麗,然它卻是活生生地代表你自己創作與對此社區的多年關注下的空間產物。
●由「地圖畫作」變成「社區地圖」
由了你這張辛苦得來之天下唯一一張的原創作、或第一手稿後,接著就是要想辦法來讓它可以上得了臺面。這不是要拿它去出國比賽用,而是拿著它讓那些識字不多的老人、或寫字會錯一堆的青年、學子們,拿著它、看著它之後,知道你要述說什麼,甚至不用你親自帶路下,按圖索驥也可以悠哉悠哉地逛此社區。如果歷經老中青的實驗後,有大多數的人看得懂、且覺得你蠻有創作,但欠缺繪畫、製圖、美術之能力時。可以將此原(手)稿,拿給專業電腦美編、或美術繪畫技師手繪,讓他們來替你美化這張地圖創作。其實透過上述專業人士的協助下,依你原(手)稿、和你補充之意見所繪製成的作品,再加上指北針、年代、圖例說明、甚至大約之比例尺、資料參考等內容後,此地圖畫作,儼然成為一張非常具可看性且可傳世的「社區地圖」。
●創作完成後一張社區地圖時,將它的歷程與辛酸困境寫下來
  不論是前後所花費的時間、使用的工具、參考的資料、面臨的困境、最得意之處、紙張的類型與開數、成品摺頁的大小、印製的成本....,將上述這些過程再沈澱、整理記錄一下,你將會發現,當你下次再重新調繪同一社區、或者甚至不同地理空間的社區地圖時,你將有「前例可尋」,最重要的是,累積幾次經驗後,你也變成具有實務經驗之繪製「社區地圖」的專家。

課程紀錄:
在西門町紅樓旁溫馨的小熊村咖啡廳,開始了社區故事(地圖)的第一堂課,由高傳棋老師來告訴大家如何畫地圖。
高傳棋老師首先告訴我們,畫地圖應該是很快樂的,親自去走訪、踏查,然後繪製出獨一無二的地圖;以此次社區故事(地圖)的社區為例,在初步繪製地圖時,可以請荒野保護協會等協會協助,荒野曾經出版過green map,也是參考的依據。
畫地圖重要的是統一的圖例,同時要加註年代等其他必要的資料。一張地圖依照製圖者的意圖和使用者的不同,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資訊,比如一地的社經背景還有名產特色等。另外一點重要的是色塊、顏色的表達,這樣地圖才會清楚好讀,然而臺灣人普遍缺乏一種顏色感、美感,所以地圖總是雜亂難讀。
接著,高傳棋老師拿出國內外各式的地圖給我們看,並且做個比較,日本的地圖通常十分的簡潔統一,摺疊的方式也經過研究,因此閱讀起來相當的方便。而北投奇岩里的green map則是以大冠鷲作為指北,表現當地特色。紐約的第一份green map也是由小朋友去繪製”污染”地圖,因而喚起了環保意識。而台灣目前相當好的地圖,則是正中書局出版的”宜蘭部落繪”。

活動照片:

貴陽街紀錄

課程紀錄:
九月九日,在南港社區大學開始了本次的「願景」課程。
講師陳成章老師首先提到,一個社區該如何決定願景,從什麼角度、方向,甚至是企圖點在哪?這跟社區的交流共識有相當大的關係。居民不僅要常常面聚、討論,也要去多多了解自己社區的人文歷史,以南港社區本次提案的埤塘為例,就必須調查研究,埤塘是如何形成的,並且去參考現有的案例,桃園過去也做過類似的議題,兩相比較之下有什麼相同,抑或不同。
陳老師說,也不能忘記,去討論埤塘的水與人的互動關係,或許是一個洗衣汲水的空間,也或許是一個所謂的「婦女空間」。決定願景,最主要的是找出社區的意識、共同點,其中當然也包括「自己的生活」。陳老師提到日本的「櫻花祭」其實是一種常民文化,常未嘗不是變,如果去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特色,那麼所謂的「常」其實是能夠歷久彌新的。
太多的都市人,都已經過著太便利且急促的生活,傳統而單純的生活模式反而漸被淡忘,只是在飯後到埤塘邊散步這樣簡單的生活模式,也是可以發揚光大的。
居民提到以往此地有很多白鷺鷥,甚至多到可以抓來吃,陳老師便建議,也可以藉由調查、觀察白鷺鷥,而產生新的活動,或是計畫。此外,不妨從小朋友的身上,尋找自己過去的生命歷程,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尋或多或少相似性。

課程照片:












◎許乘慈老師為今天的課程做開場。








◎居民們討論南港過去的歷史以及對埤塘的種種記憶。









◎王耀東老師與鄭里長的對談。









◎鄭里長談到童年記憶與埤塘的關係。

水岸‧老街‧散步天

水岸‧老街‧散步天
-親近【台北第一街區】的三種方法

n 主辦單位:【貴陽街生態社區工作坊】團體成員
(前身為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95年度三市街歷史風貌保存計畫)
n 活動目標:
1. 配合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96年度【發現台北•願景台北】社區地圖計劃,辦理水岸社區交流活動
2. 透過本活動,與會來賓與在地居民共同體驗與分享台北起源地常民的生命力、生活內涵、空間價值觀,嘗試尋找地區再出發的基礎踏點與凝聚力量
n 活動時間:96年9月8日(六)上午9:00-13:00
n 集合地點:捷運龍山寺站3號出口
n 活動地點:
中萬華區,含新富市場、艋舺謝宅、二號水門外、萬華新移民會館
n 活動內容:散步旅隊、老屋珍視、水岸嬉戲、文化饗宴(提供午餐)
n 活動流程:
時間
地點與內容
詳細內容
講師/導覽員
9:00-
9:10
捷運龍山寺站3號出口:隊伍集合
發資料、說明活動流程
陳德君
(社區規劃師)
9:10-
10:10
集合地往北移動:
散步旅隊
新富市場
東三水街
廣州街(剝皮寮、亭仔腳)
青草巷、西昌街
陳晃次
(主辦單位/鄉土教育中心導覽志工)
西園路一段、青山宮
沈育美
(主辦單位/教退)
10:10-
10:30
艋舺謝宅(由西園路一段25號進入):
老屋珍視
公媽廳、天井、女兒牆
10:30-
11:10
二號水門外水岸:
水岸嬉戲
老街回顧與交流
陳德君
11:10-
11:30
前往新移民會館:
散步旅隊
貴陽街老店屋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沈育美
11:30-
13:00
萬華區新移民會館(長沙街二段171號,祖師廟對面):
文化饗宴
在地美食饗宴(自取)
主辦單位
講座:歷史老街的文化與環境再造-淡水經驗分享
黃瑞茂
(淡江建築系助理教授)
綜合座談交流
n staff:陳德君0933-883664,楊順閔0928-560651、朱俐穎0913-901718
課程紀錄:
大家聚集在萬華新移民會館,享受著貴陽街當地著名的美食,稍稍休息之後,便請黃瑞茂老師開始講述文化產業課程。
瑞茂老師以淡水小鎮的發展為例,淡水靠近台北都會區,且本身的條件適宜發展觀光,這一點在發展上,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有建立便利的交通系統;缺點是,因為人潮快速大量的湧入,老街傳統風貌的消失。
我們應該如何勾勒淡水小鎮未來的形貌,以及想像兩三年後的面貌?
瑞茂老師首先帶領當地居民學員繪製地圖,藉以觀察環境。教導學員在知識上的學習及傳承,並建立完善的導覽系統,將解說者自身的經驗與想像教導給被導覽者。
有鑒於許多地方的發展,對於歷史帶來相當大的衝擊,因此也策劃了「消失的文化地圖」藉由耆老的描述及老照片,來尋找過往記憶中的地點和故事。其他還有所謂的名人地圖等…。瑞茂老師也提到了所謂「編織地圖」的概念,他說,我們的生活世界其實就像是蜘蛛網那樣連結交錯,而不是單單從平面的地圖去思考。
而從小朋友的作品中,我們也能體會到一些東西,創作並不是像燈泡那樣突然亮起,而是跟淡水當地的生活經驗相關,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相關。藝術也可以介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空間,瑞茂老師老師也給我們看了整理成功、變美麗的街角一隅,台灣其實是個富裕的國家,而政府似乎做了很多的藝術工作,但是我們都感受不到,也許我們最最需要的是掃帚和掃把。學校也是一個相當好的地點,只要將圍牆打開,綠帶就可以將整個社區串聯起來。
至於空間的再利用,瑞茂老師提到了淡水砲台,砲台是一個奇妙的空間,做太多的裝置設施又會使得砲台失去原貌,但是漏水透風的環境又讓硬體設施難以進入,既然如此,不如規劃成一個開放性的「劇場空間」。
課程照片:












◎陳晃次老師在剝皮寮前解說貴陽街過去的歷史。











◎為我們解說的沈育美小姐,正在告訴我們謝宅古蹟的故事。











◎在水門外休息時,大家紛紛標註覺得印象最深,最特別的地點。









◎學員們認真聽著瑞茂老師上課。

『今天看見水-畫我社區我的家』


96年度「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故事(地圖)」-『今天看見水-畫我社區我的家』
l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l 承辦單位:太玥工作室
l 大家一起來描繪你我生活中的點滴
探索並紀錄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在地圖上所呈現的痕跡,包括居住環境周遭的特色-住家附近、學校、社區或鄉鎮的建築物、公共藝術、空間環境、景觀,或是生活的路徑、特色商家、散步步道、小吃、記憶深刻的地點事件等。就像一個社區的最佳導覽員,帶領大家來進入您心中的生活場域。
鼓勵所有的朋友主動探尋並紀錄居住生活附近的空間環境之特色與美感,並描繪出簡單生動的導賞圖;以擴展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涵詠關懷鄉土的情操。透過此活動啟動對於週遭的關心並刺激創意夢想,呈現生活點滴的美感經驗,發揮視覺藝術創作潛能,充實人文素養,豐富生活情趣。
l 徵稿對象
1. 一般網友。
2. 性別、年齡、學經歷、行業別等不拘。
l 活動時間及方式
(一)徵圖1.主題:「今天看見水」。2.規格:
A3(297mm*420mm)大小格式,直式橫式不拘3.媒材及創作形式:使用媒材不拘(手繪或數位形式皆可),限平面創作。4.收件截止日期及地點:民國96年10月08日前(以郵戳為憑)寄至:臺北市復興南路一段45號8F-1 太玥工作室「王耀東先生收」或於民國96年10月18日pm5:00前以電子郵件方式寄至taipeimap2007@gmail.com.(主旨:「今天看見水」徵圖活動收)。 5.獎項: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各一位,優選五位,所有獎項依參加件數多寡擇優錄取。以上得獎名單將公布於部落格與市府相關新聞媒體上6.評審:由主辦單位聘請相關專家學者擔任。7.評審標準:主題呈現30%;構思與創意40%;形式表現30%。
l 獎勵及展覽
獎金:第一名捌仟元、第二名肆仟元、第三名貳仟元、優選捌百元
獎狀:得獎作品由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頒發獎狀乙張。
作品發表於96年度「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故事(地圖)」之出版品與成果發表會。
l 投搞注意事項
投稿者須註明稿件是否已在其他媒體發表、刊載。未曾發表、刊載者,本公司優先擇用。
投稿者須就投稿稿件具有完整著作權,並同意無償提供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依徵稿辦法於刊載媒體刊載發表。
投稿稿件內容,必須符合中華民國法律規範,且不得有違反公序良俗或侵害他人權利情事。如有違反者,概由投稿者自負一切法律責任。如因此使本公司受有損害者,投稿者同意全部賠償。
1. 投稿者請於來稿文末註明真實姓名、筆名、性別、年齡、學經歷、行業別、住址、聯絡電話。
2. 未入選稿件,恕不退稿。請投稿者在投稿之初,即自行備份,留存原始檔案利用。
6. 投稿者同意,稿件內容一經本公司刊載發表於刊載媒體時,得提供閱覽者下載閱讀或備份保存。


l 選稿流程
投稿者係為著作人,享有著作人格權及著作權財產權,係同意將著作財產權讓於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且不對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行使著作人格權。而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有權將入選稿件內容重製,於刊載媒體公開發表,並有權依據刊載媒體版面需要就稿件內容進行編輯及改作。